首页

栖心之栈合集

时间:2025-05-29 06:22:48 作者:东航C919商业运营两周年:安全飞行超2.8万小时,承运突破157万人次 浏览量:41046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(李佳佳 杨海燕)5月28日,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商业运营两周年。作为全球首发用户的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,围绕C919商业飞行创造了多个“首次”和“第一”,并探索出一套业内首创的操作规范、流程和标准。据此,C919运行能力得到全面验证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

  截至2025年5月27日,东航全球首架C919已累计安全飞行超2.8万小时,执行商业航班超1.14万班、承运旅客突破157万人次。C919运行技术状态正常,安全飞行表现良好,日利用率等指标稳步提升,综合运营能力得到全面检验。

  2022年12月9日,东航接收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。2023年5月28日,东航全球首架C919飞机执行MU9191航班,从上海虹桥飞往北京首都,成功完成了该机型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,标志着C919的“研发、制造、取证、投运”全面贯通,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“起步”,国人的国产大飞机“空中体验”正式开启。

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。(东航供图)

  2024年10月,东航在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发布了《C919规模化商业运行体系建设》成果,以此推动行业共同探索形成更加成熟高效的运营模式,助力大飞机事业繁荣发展。

  两年的安全平稳运行,东航创造了C919航程中的多项“第一”:第一次实现商业运行、第一次投入繁忙的京沪航线、第一次服务春运大潮、第一次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广受好评、第一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飞行、第一次执行“沪港”商业定期航线、第一次执飞“电影主题航班”……东航以“先行者”姿态,持续探索C919商业运营全流程、各环节运营保障经验。

  目前,C919执飞上海虹桥—成都天府、上海虹桥—北京大兴、上海虹桥—北京首都、上海虹桥—西安、上海虹桥—广州、北京大兴—西安、上海虹桥—太原、上海虹桥—重庆、上海虹桥—武汉、上海虹桥—香港、上海虹桥—沈阳、西安—广州、上海虹桥—深圳、上海虹桥-厦门等14条精品航线,通达12座城市,形成“东西贯通、南北联动”的商业运营格局。

  据悉,东航C919飞行员数量已超过127名,C919乘务员数量超640名,培养C919机务人员近500名、签派员54名,中国东航C919飞行部也被授予“央企楷模”称号。

  “从我们C919机组的感受来说,C919的优秀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。”中国东航C919飞行部总经理、C919商业运行首航机长尚峰表示:“通过培训和飞行实践,我们不断加深对这架飞机的认识,C919在系统设计、操控性能和人机交互等方面有许多创新、独特之处,处处闪耀着‘高新元素’,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”

  自C919投入商业运营以来,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坐国产大飞机,C919执行航班客座率持续保持着近80%客座率的良好表现。“旅客对C919的认可度、关注度很高,经常会收到旅客和飞友写的信、画的画,有的飞友会专门跟着飞机飞一个来回,体验国产大飞机。”东航C919机长张少波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湘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,湖南发布多个洪水预警

记者了解到,项目团队自进洞施工以来,严格落实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“五化”管理,全过程做到安全质量双管控。根据工程特点及总体施工方案,坚持“物探与钻探相结合”原则,通过SIR4000型地质雷达扫描、湿喷机械手、自动布料衬砌台车、自行式液压栈桥等工装工艺,加强地质灾害监测、预警工作,根据地层情况严控开挖进尺,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加固地层,坚持监控量测资料反馈指导施工等措施顺利穿越了浅埋段、软弱围岩段,并克服了洞口偏压等难题。

人社部: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.8亿人

中国交建新疆乌尉高速公路第6标段项目副总工程师张小虎说:“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截至当前,双主洞左右洞累计完成了18300米,中导洞完成了11700米。”

今年前三季度超572万人次经福建口岸出入境 同比增长60.2%

玛塔:大家好,我叫玛塔,我在少林寺住了三年,从2018到2020年。在那儿,我学汉语,练习少林功夫,开启了新的文化视野。今天,我站在我们贝尔格莱德的中央火车站 。我要接受一个挑战,我要当一天的乘务员,服务一下我们匈塞火车上的乘客,你们跟我一起来吧

转变学习态度。利用数字技术搭建新型社会时空结构,通过 AR(增强现实)、VR(虚拟现实)构建虚实交互的智慧平台,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为学生提供传统实践无法实现的立体化体验,实现更高的知识保留程度,改变传统的“注入式”实践模式,促使学生从被动实践到主动探索的转变。

湖北麻城:龟峰山十万亩杜鹃云端竞艳

论坛期间,有关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、知名专家学者、中央和地方社院教学科研人员、基层社区和企业负责人等,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